首页 协会简介 社会动态 综合新闻 组织机构 海派藏家 鉴定专家 收藏论坛
宁夏收藏协会 | 海南省收藏家协
河北省民间收藏 | 湖北省收藏家协
中国收藏家协会 | 吉林省收藏家协
江西省收藏学研 | 江苏省收藏家协
甘肃省收藏协会 | 宁夏收藏家协会
中国古铜镜收藏升温

 



唐代 海兽葡萄镜


 
1四乳四虺镜(汉)

 
四乳四虺镜,也称四虺镜、变形四螭纹镜、四螭镜。以圆钮座最多,另有四叶纹钮座、连珠纹钮座,座外四虺(螭)形纹,虺的腹背两侧缀有各种不同的纹饰,以禽鸟居多,素宽平缘,主要流行于汉武帝到东汉前期。汉镜中四虺八头者较少!这枚铜镜为圆形,圆钮座,直径10.3cm,虺纹相间,圆钮座外有一圆弧带,外缘厚壁。四乳丁纹将画面分为四个板块,虺钩形躯体,双头相向,锯齿旋纹,黑漆古包浆,品相一流!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 四乳四虺
面    径: 10.3CM
纹饰特点:
以圆钮,圆钮座最多,还有四叶纹钮座、连珠纹钮座,座外四虺(螭)形纹,虺的腹背两侧缀有各种不同的纹饰,以禽鸟居多,素宽平缘。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1


 
2四乳四禽镜(汉)
 
汉代铜镜纹饰多以绘画、双勾阳线的表现技法出现于镜背,并且围绕镜钮组成同心圆的多层连续图案,并用四分法把纹样分成四等份,构成既对称又连续的圆形装饰图案。从题材上看,已趋于写实,内容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羽化升仙、祥瑞辟邪说法相吻合。此镜为圆形,圆钮座,直径8cm,四乳钉将主纹分成四组,主纹对置式排列,四鸟做同向排列,展翅飞翔,主纹外围有三角锯齿纹缘。四鸟为凤凰的简化变形而得来,其纹饰简洁干练,不失为汉代禽兽铜镜中的典型之作。
 



唐代 圆八角四仙镜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 四乳四禽
面    径: 8CM
纹饰特点:
乳钉四方配置,将主纹分为四组,每组有双钩云纹线条贯穿其间。纹饰采用双钩或平雕手法。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2


 
3蟠虺纹镜(汉)
 
两汉时期铜镜的纹饰较之战国铜镜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风格。丰要特点是:图案多采用四分法布局;地纹远渐消失,主纹成为单一的图案;纹饰结构趋于简单,改变了战国镜纹饰那种严谨细密的风格。蟠虺纹,系指与蟠螭纹相似,便图案稍简化、形体较鲜明的纹饰,此镜圆形,三弦钮,直径7.1cm,钮外二重或多重弦纹圈,此镜的显著特征是主纹与边缘间饰一周内向十六连弧纹圈,云雷纹地,钮座外方格内置铭文,方格外四角或四边中部各饰一乳钉纹。主纹蟠螭纹四方配置,虺身作凹形。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 蟠虺纹
面    径: 7.1CM
纹饰特点:
线条纹地,钮外为弦纹圈,主纹蟠虺呈~形,主纹蟠螭纹四方配置,用乳钉间隔,主纹外围以连弧纹圈。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3


 
4见日之光镜(汉)
 
由于镜背面有花纹、文字,镜体厚薄不同,镜背有花纹的地方厚,拱起小,镜面平坦;镜背没有花纹的地方薄,背面拱起大,因而在镜面上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微小起伏。这种镜面曲率微小差异,使反射光聚散程度不一致,形成明暗不同的亮影,而造成透光现象。当阳光照射在铜镜上时,镜背厚、镜面平坦的地方,反射光集中,形成亮影;镜背薄、镜面拱起的地方,反射光散开,形成暗影。于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个字及其花纹图案清晰可见。此镜圆形,圆钮座,直径7.7厘米,边阔且厚,镜背当中是一个半圆钮,内圈为八曲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符号。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见日之光镜
面    径: 7.1CM
纹饰特点:
内圈多为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符号。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4


 
5见日之光镜(汉)
 
透光镜是用铜锡铅的合金浇铸而成。由于镜背面有花纹、文字,镜体厚薄不同。从镜面的断面看,镜背有花纹的地方厚,拱起小,镜面平坦;镜背没有花纹的地方薄,背面拱起大,因而在镜面上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微小起伏。这种镜面曲率微小差异,使反射光聚散程度不一致,形成明暗不同的亮影,而造成透光现象。当阳光照射在铜镜上时,镜背厚、镜面平坦的地方,反射光集中,形成亮影;镜背薄、镜面拱起的地方,反射光散开,形成暗影。于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个字及其花纹图案清晰可见。铜镜圆形,直径7.4厘米,边阔且厚,镜背当中是一个半圆钮,内圈为八曲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等符号。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见日之光镜
面    径: 7.4CM
纹饰特点:
内圈多为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符号。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5


 
 
6见日之光镜(汉)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高峰期,镜的形制趋于统一,装饰纹样丰富多变,其中最具开创性的是以铭文为主题纹样的铭文镜。此类圆形,圆钮,直径8.2cm,内区为十二曲连弧纹,每一曲的外围有一圈八字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与字之间夹一个〓或◇等抽象符号,作以装饰,这面铜镜最为神奇之处是具有透光效果,即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镜面相对的墙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的影像,古人称之为“幻镜”。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见日之光镜
面    径: 8.2CM
纹饰特点:
内圈多为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符号。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6

 

7云雷文镜(汉)
 
汉时期铜镜的纹饰较之战国铜镜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风格。主要特点体现再图案多采用四分法布局;地纹远渐消失,主纹成为单一的图案;纹饰结构趋于简单,改变了战国镜纹饰那种严谨细密的风格。其镜圆形,圆钮,直径7.8cm,外缘厚壁, 钮座外为内向八连弧纹, 连弧纹以云纹及雷文交错相连, 其形状很像天文星象图,亦代表天地乾坤, 两汉时期铜镜的形制较战国铜镜要厚重,但绝没有钝重笨拙的感觉。镜表面或漆黑明亮(即所谓的黑漆古),或呈银灰色。形状,一般均为圆形。


 
器物档案
时    代: 汉
类    别:云雷文镜
面    径: 7.8CM
纹饰特点:
钮座外为内向八连弧纹,并围有云雷纹一周。云雷纹一般为八个小圆圈,加数日不等的斜线组成。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7

 



8海兽葡萄镜(唐)
 
在唐代的镜群中,以海兽葡萄纹镜的数量最多,流行地域最广。镜的形体厚重,造型独特,气势宏伟,集中了中西文化的特点,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杰作,同时也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此镜圆形,伏兽钮,直径12.6cm。纹饰为浮雕式“海兽葡萄纹”,双线高圈将镜背分成内外二区。内区葡萄枝叶繁茂,果实饱满,叶与果相间搭配,沿圈带次序排列,6个非狐非狼,似羊似马的瑞兽嬉戏于葡萄枝间,兽体丰腴健硕,姿态各异。外区葡萄枝蔓交错,各种飞鸟走兽环绕其中,镜缘高卷,饰流云纹。此镜纹饰清晰,品相上乘,堪称唐镜之精品。


 
器物档案
时    代: 唐
类    别:海兽葡萄镜
面    径: 12.6cm
纹饰特点:
匍匐伏兽钮,内区有绕钮奔跑的海兽,兽为高浮雕,兽间为葡萄蔓枝叶实。外区缠枝葡萄上落有雀鸟,内外区间以二重齿纹高圈为界。边缘饰重瓣纹。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8

 

五代十国


 
9四连枝荷花镜(五代十国)
 
圆形,鼻钮,直径14.6cm,五代十国虽然只有短短的53年,但对以后宋镜风格的形成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新型铜镜的铸造趋向轻薄,工艺趋向粗放,模铸后往往用刀凿加工,镜钮变小,而铜质仍具有唐式质坚光亮的特点。荷花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视为高雅清廉之物,能除淤泥而不染, 清馨恬淡,清高超逸甚得人们喜爱, 其镜圆形,鼻钮,直径14.6cm,铜镜四朵绽放的荷花以圆钮对称,同时以连枝巧妙的将四朵荷花相互缠绕,形成一个整体,构图完美,妙趣横生,不失为唐五代铜镜之中的精品。


 
器物档案
时    代: 五代十国
类    别:四连枝荷花镜
面    径: 14.6cm
纹饰特点:
荷花以圆钮对称,同时以连枝巧妙的将四朵荷花相互缠绕,形成一个整体,构图完美,妙趣横生。
编    号:BB—B05110001Ⅰ0009


 


 
10锯齿纹四乳四神兽镜(宋)
 
四神本是指示方向的星辰,人们多以四方环饰育龙、白虎、朱雀或怪兽等禽兽图像, 此镜为仿汉四神镜,圆形,圆钮,直径9.3cm,旋弧两圈, 弧外有锯齿纹缘。四乳钉四方配置,将主纹分为四组,每组有云纹线条贯穿其间,以圆钮为中心对称,构图巧妙,四神兽形成旋转奔驰、活泼生动。四乳代表四个方位,古时多以四神瑞兽作为吉祥守护之神,喻意吉祥。



器物档案
时    代: 宋
类    别:四乳四神兽镜
面    径: 9.3cm
纹饰特点:
以圆钮为中心对称,构图巧妙,四神兽形成旋转奔驰、活泼生动。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0



11仿汉方枚人物带柄镜(宋)
 
孔子(前551-前479)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图中弟子为孟子、颜子、子思子、曾子,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他们与孔子一同被称为五大圣人。其镜六菱形,六带柄,十一方枚,直径9.cm,长16.5cm,图中为孔子为弟子谈经论道的场景,孔子位于上方,两旁各饰一只青鸟,呈现出孔子的神圣和庄重之感,弟子们或冥思,或对座讨论,简单的人物造型烘托出辩论时紧张而又热闹的场面,同时四周十一半圆和方枚纹饰错落有致,构图丰满而流畅,不失为精品之作。


 
器物档案
时    代: 宋
类    别:方枚人物带柄镜
面    径: 9.cm,长:16.5cm
纹饰特点:
以人物造型为主纹,,同时四周十一半圆和方枚纹饰错落有致,构图丰满而流畅。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1

 


 
12十二菊花镜(辽金)
 
花卉镜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到了金代花卉镜趋于简洁,有菊花、葵花、字符号牡丹花、缠枝牡丹花、莲花等多种纹饰,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錾刻、阴刻等技法。自古以来菊花便被人们视为君子之花, 傲霜斗雪、独立寒秋。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燃菊花灯。同时菊花亦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古人常以此寓意健康长寿,深得人们喜爱。此镜圆形,鼻钮,直径11.2cm。旋弧两圈,内弧外以十二多绽放的菊花,支脉缠绕,相·成趣。


 
器物档案
时    代:辽金
类    别:十二菊花镜
面    径: 11.2cm
纹饰特点:
多有旋弧,内弧外以十二多绽放的菊花,支脉缠绕,相应成趣。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2


 


 
13双鱼镜(金)
 
据《金史·世纪》卷一载:女真人世居“白山黑水”间。“黑水”指今黑龙江。鲤鱼是松花江流域数量最多的一种鱼类。女真人除进行农业外,捕鱼是其维持生活的重要补充,所以鱼类与女真人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汉人对鲤鱼的崇拜,也对女真人有很大影响,故当时的人们把鲤鱼当做祥瑞的象征,以鱼为铜镜纹饰题材。此镜圆形,圆钮,直径11cm。主题纹饰为两条浮雕的鲤鱼,首尾相接,作同向回游状。双鲤身躯肥硕,鳞、鳍清晰,造型生动逼真。近缘处饰水波纹一周。周边有一圈唐草纹构成的连续图案。


 
器物档案
时    代:金
类    别:双鱼镜
面    径: 11cm
纹饰特点:
主题纹饰为两条浮雕的鲤鱼,首尾相接,作同向回游状。双鲤身躯肥硕,鳞、鳍清晰,造型生动逼真。近缘处饰水波纹一周。周边有一圈唐草纹构成的连续图案。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3


 
14达摩渡海镜(金)
 
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史上带有神奇色彩的人物,禅宗僧人称之为东土禅宗初祖。说他来到中国后,因与南朝梁武帝话不投机,而后“一叶渡江”来到北方,到达洛阳高山一带,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他以《楞伽经》为依据,提出了新的修行方法,后经几代的传承和发展,到了唐代,终于形成了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禅宗。其镜圆形,圆钮,弧纹两圈,直径6.9cm, 表现的正是菩提达摩渡江北上前往少林寺的情景。镜背遍饰水波纹地,波纹旋转,表现出川急浪大。镜钮右侧一僧人以斗笠为帆,双足踏一物上,神态自如。


 
器物档案
时    代:金
类    别:神话人物镜
面    径: 6.9cm
纹饰特点:
主题多为中原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4


 
15芦燕镜(辽金)
 
金代铜镜纹饰线条匀密精细,别致生动。装饰图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花鸟鱼兽纹,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另一类为神话人物故事图案,表现的多是中原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其镜圆形,鼻钮, 弧纹一圈,直径7.2cm。镜中一只燕子飞起,回头相望,下方的样子展翅欲飞,水面随之荡起涟漪,左侧两支芦苇似乎正迎风摇摆,整个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但又不失其稳重,构图饱满,正如同一副风景画,堪称经典之作。


 
器物档案
时    代:金
类    别:花卉禽鸟镜
面    径: 7.2cm
纹饰特点:
手法精细,图纹几乎充满镜背面的空间。有的花草的叶筋,刻画得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5

 


 
16杂宝多宝镜(元明)
 
八宝纹是明代铜镜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这些装饰纹样,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都含一定寓意,如方胜以两个斜方形叠合而成,“胜”本是古时妇女的首饰,相传西王母头上就戴着胜。盘肠又称盘长,是近世农村喜爱使用的图案,由线条盘曲连接呈菱形,象征无终无止、源远流长,又是佛教中的八种法物之一,表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其镜圆形,元宝钮,匕圆,直径8.6cm。文饰为凸雕八宝文,图中分别有梅花、方胜、元宝、银锭、辣椒、书卷等图案。


器物档案
时    代:元明
类    别:杂宝多宝镜
面    径: 8.6cm
纹饰特点:
八宝纹是明代铜镜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其表现形式多为凸雕,装饰粗简。另外,八宝纹也常与其他纹饰相配,组合成图案。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6


 
17金玉满堂(明)
 
明清铜镜内容丰富,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征,但均显得丰满、浑厚,又棱角分明,给人以厚重之感。明代铜镜铭文吉语多,多铸在由重轮镜演变而来的铜镜上,铭文中出现了大量四字吉语,其铭有“长命富贵”、“五子登科”、“喜生贵子”、“百岁团圆”、“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等四字吉语,从这些吉语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安宁与祥和的生存状态。此镜圆形,圆钮,直径10.4cm。镜背素地,饰“金玉满堂科”四字,每字均用方栏圈起。


 
器物档案
时    代:明
类    别:吉语(文字)镜
面    径: 10.4cm
纹饰特点:
明代铜镜铭文吉语多,多铸在由重轮镜演变而来的铜镜上。铭文镜大多是圆形平顶钮。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7

 

18明仿汉龙虎镜(明)
 
虎自古就是中国艺术表现的主题之一,充满了神异色彩,汉代将虎列为十二主神之一,是驱邪食鬼的猛神。在六朝镜中,其表现为张牙舞爪,昂首翘尾,非常威猛。神兽镜中,其与苍龙隔钮相背或相对长哮;在龙虎镜中,往往与龙左右对峙,张口咆哮;此镜为明仿汉作品,圆形,圆钮座,直径7.6cm,此镜为文饰为四虎一龙,其形体短粗,似爬行走兽,环绕追逐,其或相追逐,或对峙咆哮,神态亦入木三分,是为仿制作品之佳作。


 
器物档案
时    代:明
类    别:禽兽镜
面    径: 7.6cm
纹饰特点:
其禽兽纹饰形体短粗,似爬行走兽,环绕追逐,其或相追逐,或对峙咆哮,神态各异。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8


 
19四乳四虺镜 “马”字(明仿汉)
 
四乳四虺镜,也称四虺镜、变形四螭纹镜、四螭镜。以圆钮,圆钮座最多,还有四叶纹钮座、连珠纹钮座,座外四虺(螭)形纹,虺的腹背两侧缀有各种不同的纹饰,以禽鸟居多,素宽平缘。明崇尚汉带铜镜艺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仿汉铜镜,其中不乏精品出现,这枚铜镜,圆钮座,直径8.3cm,虺纹相间,圆钮座外有两圈斜出圆弧带,外缘厚壁。四乳丁纹将画面分为四个板块,虺钩形躯体,双头相向,值得一题的是这枚铜镜中出现的文字”马”与图案自然结合,其意为制造工匠的姓氏,以防伪劣,同时亦可见其铜镜与众不同的特点。


 
器物档案
时    代:明
类    别:禽兽镜
面    径: 7.6cm
纹饰特点:
圆钮座外有两圈斜出圆弧带,外缘厚壁。四乳丁纹将画面分为四个板块,虺钩形躯体,双头相向,有铭文出现。
编    号:BB—B05110001Ⅰ0019

 

20亭阁人物多宝镜
 
  明代以素面和铭文镜为多。有纹饰者,装饰也十分粗简,而且把以钮为中心的圆形图案改成分上下左右关系的进深画面。题材多为一些平面高浮雕的亭阁人物,最具时代特色和创新风格的是八宝纹和杂宝人物纹。其铜镜圆形,元宝钮,匕缘,直径7.2cm。图中两位官人各捧一宝物,以元宝钮为中心对面相向,喜不自禁,上方仙境楼阁亦刻画出神秘之感,象征仙境。下方分别以元宝、珊瑚、方胜装饰,呈现出一派吉祥喜庆的气氛。


器物档案
时    代:明
类    别:八宝镜
面    径: 7.2cm
纹饰特点:
八宝纹是明代铜镜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其表现形式多为凸雕,装饰粗简。另外,八宝纹也常与其他纹饰相配,组合成图案。
编    号:BB—B05110001Ⅰ0020



作者:晶晶 来源:博宝艺术网 2009/12/28
最新新闻
  • [2025/5/11]第二届收藏读书节活动征集!
  • [2025/5/7]我们为什么还惦记王世襄
  • [2025/4/27]程十发的书法
  • [2025/4/10]思想入脑 榜样在心——上海市收藏协会党支...
  • 返回首页
    本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后台管理
    上海市收藏协会  赞助支持单位:上海静安书画院
    备案号:沪ICP备17009275号-1   Email:7979sh@163.com
    联系电话:021-62157656-808 021-62583256
    技术支持:上海筑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