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社会动态 综合新闻 组织机构 海派藏家 鉴定专家 收藏论坛
宁夏收藏协会 | 海南省收藏家协
河北省民间收藏 | 湖北省收藏家协
中国收藏家协会 | 吉林省收藏家协
江西省收藏学研 | 江苏省收藏家协
甘肃省收藏协会 | 宁夏收藏家协会
收藏市场:古书画拍天价引争论

 

前不久,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的天价成交。这是中国书画拍卖史上首次拍出亿元高价。此后,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

 

而对于这件清代皇家收藏,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它的真伪上,也不在它是如何流传下来的,而是看似普通的皇家书画,亿元高价是否太过于离奇?

 

《石渠宝笈》提身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难得的宫廷绘画佳作在《石渠宝笈》中有明确记载。其实除了这部创下奇迹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这几年被《石渠宝笈》(清代宫廷皇家书画目录)提名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随时可见,并屡创高价。

 

比如,像今年春拍所出现的宋人旧题萧照的《瑞应图》和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董邦达的《雪后悦心殿诗意图》两件拍品,分别以5824万元和795.23万元的高价成交。所以可以这么说,凡经《石渠宝笈》著录过的书画,身价都不同凡响。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拍卖公司看来,每年春秋两大拍卖,要是没有几件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实在称不上是一场高质量的拍卖。拍卖公司几乎把它们作为代表作品,全力推广。

 

“乾隆品位”惹非议

 

如此重视带来的往往是翻倍的价格,在一片热闹的《石渠宝笈》追逐声中,非议也存在。

 

最近,大连王月宝斋负责人、著名近现代书画收藏家郭庆祥发表了一篇名为“庸俗的清宫皇家收藏”的文章,矛头直指《石渠宝笈》和它的作者乾隆皇帝,认为大家对它“言过其实”了。

 

在他看来,目前《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卖得好,只是因为它所代表的“皇家宫廷收藏”是近年来艺术市场运作的一个商业概念,“它本身并不代表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和真假”。

 

他在该文中同时提到,乾隆皇帝的文化专制和品位不够高级,使收入《石渠宝笈》的作品格调不高。“很多人其实是冲着乾隆皇帝的名声和《石渠宝笈》带来的经济效应才出手如此大方的。”

 

艺术品市场评论人冯兆先却有不同的感受,“《石渠宝笈》成为拍卖市场的成交保证,足以表明其较高的价值。况且,买《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也是一种投资,这些年拍出高价的作品一次次‘复出’,事实证明,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缺乏标准是根源

 

古代书画从艺术品拍卖业刚起步时备受冷落,发展到今天红红火火,其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石渠宝笈》能有今天的成就,自然也是一种进步,不过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似乎还没有定论的标准来体现。

 

问题在于,我国收藏市场的鉴定机制几乎还处于空白,甚至连有些的鉴定家也都是冒牌的,在这种情况下,藏家应该相信谁呢?人们自然宁可相信乾隆,相信清代时期的鉴赏水平和地位权势。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瓷器玉器、钱币等大众收藏,都存在只顾名气身份、投资回报,忽略真正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的现象。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09/11/6
最新新闻
  • [2025/5/11]第二届收藏读书节活动征集!
  • [2025/5/7]我们为什么还惦记王世襄
  • [2025/4/27]程十发的书法
  • [2025/4/10]思想入脑 榜样在心——上海市收藏协会党支...
  • 返回首页
    本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后台管理
    上海市收藏协会  赞助支持单位:上海静安书画院
    备案号:沪ICP备17009275号-1   Email:7979sh@163.com
    联系电话:021-62157656-808 021-62583256
    技术支持:上海筑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