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自具特色,积淀厚实,底蕴丰富,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娄东文化。而明清园林之盛,更有“太仓园林甲东南”之誉。太仓一行,又见老宅。
漫步沙溪古镇时,听“大镇上的小人物”陈老师,激情说古。沙溪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已集市成镇,到明清时,大批商人应运而生,临水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太仓一大镇。据当地志书载,镇地延袤可数里,多富家巨室,其缙绅学士几当一州之半。为士好文章,习仪观,济济相望,而民之耕于野者,亦勤稼墙谨财用,有蟋蟀代檀之风,人称乐土。今天的沙溪古镇,已在2005年9月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之后,考擦团又参观了位于太仓市城厢镇西门街8号的明崇祯年间进士、明末文学家、“复社”领袖、《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张溥的故居。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张溥故居,正门和后院均已久废,仅存三进组合式的通转走马楼房屋。然,建筑斗拱齐全,工艺精湛,布局精巧,配以围廊厢房,素有迷宫之称,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
几座老宅子兜下来,发觉竟多是明清时代文人的宅第。亦或,富家巨室盛的辉煌,败得涂地吧。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王其钧,在其《图说民居》中这样写道:“明清时期,中国民居已经形成了包括丰富文化内涵和优美构成形式的建筑艺术。”
中国的文人自古以来,受儒学的影响,推崇君子慎其独。因此,便是居家之宅也绝无商贾之繁复张扬,而独尚竹兰自律之趣味。
文人的宅第,内涵与形式犹具文化和艺术的氛围。门楼、照壁的砖雕,挑栏、月梁的木雕,室内隔断式的板壁及隔扇,厅堂的彩绘、联匾、字画,甚至庭院里浓浓的绿意,都无不显示着独独属于文人的那份唯美的情调和境界。徜徉其间,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