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图珍贵古籍特展反响热烈 修复古籍吸引众人参与 |
6月28日上午,国图“古籍修复、保护与装帧”的沙龙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从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遴选出300件古籍珍品,自6月14日开展以来,深受大众喜爱,读者反响热烈。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展的第一天就有近1800名观众参观了展览,创同类展览历史新高,截至6月26日,参观人数已逾万。有的读者甚至特意从外地赶来,就为一睹这些珍品的“芳容”。出于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初衷,同时也为了满足众多读者了解古籍保护和修复的强烈愿望,展览系列活动中特别安排了主题为“古籍修复、保护与装帧”的沙龙活动。
6月28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术活动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张平,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周崇润作为沙龙的主讲人,深入浅出介绍了古籍保护要求、古籍破损情况、古籍修复原则与常用修复方法、传统手工纸与耐久纸国际标准、古籍装帧形式等内容,让大家对古籍保护有了初步了解。
6月28日上午,国图“古籍修复、保护与装帧”的沙龙活动现场场座无虚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现场进行古籍修复操作演示
最让听众感兴趣的是现场操作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学生,首都联合大学国图分校古籍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以及众多赶来聆听和观摩的读者们与专家一起互动交流,沙龙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本场沙龙是“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系列活动的第11讲,之前已成功举办了《少数民族古籍漫谈》、《跨越千年的对话——敦煌吐鲁番文书解读》、《清皇室的天禄琳琅藏书》、《明清稿抄本赏析》、《郑振铎的西谛藏书》、《古籍鉴赏与收藏》等十场讲座与沙龙,内容丰富,专家权威,引发了读者很大的兴趣,频频满场。6月29日起还有四场讲座,分别为《舆图漫谈》、《苏州的藏书家和藏书》、《宋元善本赏析》、《国家图书馆的地方志收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现场进行古籍修复操作演示
在本次展览期间,国家图书馆继续开展古籍修复认捐活动,再次拿出部分残破的敦煌文献进行修复认捐,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募集捐款,更重要是借此唤起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演示得仔细,大家看得认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演示得仔细,大家看得认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演示得仔细,大家看得认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演示得仔细,大家看得认真
本次展览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举办的第二次“国家珍贵古籍特展”。2008年6月成功举办了首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古籍特展,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本次展览依旧热度不减,是建国以来参展单位最多的一次古籍特展。
来源:中国网 2009/6/27
|
最新新闻
[2025/5/7]我们为什么还惦记王世襄[2025/4/27]程十发的书法[2025/4/10]思想入脑 榜样在心——上海市收藏协会党支...[2025/4/9]明前清茶忆故人
|
返回首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