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始,为冲破帝国主义列强们对新中国围堵制裁,寻求国际中的一些国家承认支持,毛泽东主席毅然地在1949年12月6日离开北京访问社会主义阵营之首——苏联。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外交事例,中共中央和政府首先构建和老大哥苏联的和谐气氛,做铺垫造势。为此国家在莫斯科的外国文书籍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的1949·《列宁文选》(见图)。国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达440页的《列宁生平事业简史》,时间为1949年10月。说明中共是马列主义武装得政党,新中国成立是马列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半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结果。

下面重点叙述《列宁文选》,这部书是时任县团级父亲的,后来传给本人。
书宽14cm,长22.5 cm、厚6.5 cm、1380页。亚青漆布包装,封面上和书脊蓝色“列宁文选”字。书第一页红色双框内红字书《列宁文选》,下端黑色小字“外国文书籍出版社出版”,紧下边“1949·莫斯科”一行字。第二面印有红色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三面是庄严列宁半身像。
后是扉页,翻过后的是1946年俄文序占22页,后是目录。第一篇斯大林论列宁与列宁主义,占44页。一部文选分上下两卷,共有33篇论述:“马克主义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进一步退两步”;“革命的教训”;“论民族自决权”;“帝国主义的最后阶段”等对中国革命有着指导作用的文章。
1972年春,毛主席向全党发出“要认真看书学习,弄懂马列主义”号召,届时 笔者在单位政治处工作,因开始学习没有书,就拿来《列宁文选》学习。每周二、五下午选读部分章节,半个月宣传部下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单行本、《列宁文选》完成一段使命,笔者精心收藏到现在,已有61载了。
怀着崇敬心情捧出这部书并拍照片,藉以纪念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40周年,纪念俄国社会主义革命93周年,纪念毛主席和周总理1950年2月24日与苏联成功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0周年。
作者:张春和 201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