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雕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可喻为“石上的书画”。薄意雕刻既具石刻精细的技艺,又有书画泼墨的手法,两者相融,浑然天成,表现出东方书画艺术的神韵和对美的追求之创造性。
许文华先生,号翰墨居士。其积30余年心血,潜心薄意雕刻,刻工愈显精到老练,结合绘画书法的功力,创意常新。他的薄意雕刻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选择的石头也各各相异。作品形状也多姿多彩,适应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尤其表现人物的薄意,刻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受到人们一致赞赏。如《兰亭序》薄意,画面上王羲之形象专注凝神,长须飘拂,帽带卷动,背衬芭蕉叶和藤蔓,身旁一对白鹅鲜活逼真。也许此刻王羲之刚写完他的千古名 作“兰亭序”,走向鹅池畔歇息放松;也许此刻王羲之正在酝酿新的传世之作。又如《满江红》,把岳飞刻画的壮怀激烈,那“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英勇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喜娃迎福》展现的是吉祥题材,九个喜娃以各自的神态、动作,欢天喜地庆贺新年。《兰亭序》背面刻有“兰亭序”全文,《满江红》刻有岳飞的词诗。精致酣畅,墨韵生动,俨然是一幅墨写的书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那一方方画面清纯,迥然各异的薄意雕刻作品,鲜润入目。石头上展示的一幅幅人物薄意,层次清晰,无论坐卧行游,人物的一笑一颦,一静一动,栩栩生动;而山水薄意,忽而山转水泻,忽而云卷淘激,驻足凝视,憬然间似有氤氲仙气,让人感受一种历练弥新的天然情趣。

作者:柳园 201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