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至8日,中国陶瓷艺术协会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发源地),召开了禹州第六届钧瓷艺术节旅游会,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亲临现场指导。我在会展大厅又一次看到了上千件钧瓷的展品,完全被琳琅满目的瓷艺作品深深吸引,不由得由衷赞叹,美不胜举,惊奇神圣窑变创造的奇迹妙不可言,巧夺天工。面对这一件件瓷艺造型,使我看到了钧瓷对同行的挑战,看到了我国陶瓷艺术的希望。
首先是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瓷尊”的出现,围观的代表赞不绝口。还有孔家、荣昌、金堂窑口推出的现代瓷器及杨志、炉钧张、王建伟等名人名作,真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都是反映现代历史的创新巨作,象征现代人对物质、精神文明的渴求。我又参观了神后镇800多个窑口,各有特色,包罗万象,不仅是继承也是在发展。“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黄金有价钧瓷无价已经成为禹州市的支柱产业链,年产值数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为弘扬民族文化及扩大外贸收入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上广为流传家中无瓷不成家,室中无瓷不叫室的说法,所以,现代瓷器的收藏不可忽视。
为了弘扬现代陶瓷艺术文化,我和藏友们都期待着必将继续有瓷艺惊艳之作问世,打上时代的烙印,浸润着华夏文化的民族特征。盼望真善美的新瓷艺作品早日载入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册,丰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中国陶器约在公元前六千年就已起用,瓷器也有约四千年的历史。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发扬光大民族文化,针对现代陶瓷的发展与收藏,从历史发展不断阶段论的审美视角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延续,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可以起到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作者:张培森 2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