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米高的毛主席全身像是云雪峰的镇店之宝,藏友来了都要品鉴一番

每次擦拭这些易碎的小物件,云雪峰总是很小心

每天早上到店里的第一件事便是擦拭他心爱的藏品

云雪峰已经收集到上万种毛主席像章,闲下来常把像章拿出来归归类。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九久街里,云雪峰的红色藏馆颇为惹眼。各式的塑像、像章、画册等,还有众多生活用品:茶壶、镜子、瓷碗、项坠儿、钥匙扣、丝巾等等,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红色烙印”,或是毛主席像,或是毛主席语录。每一位进店参观的人都不得不佩服馆主收藏的执着。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拥有这许多“红色藏品”的竟是“80后”的云雪峰。
其实,云雪峰搞红色收藏是受了父亲的熏陶。1993年,云雪峰的父亲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了一则关于红色收藏的报道,便像发现了宝藏似的,开始出现在呼市的古玩市场,只要是那个年代的关于毛主席的物品他都要收藏,即使是把饭钱省下来。渐渐地,本土收集到的藏品已经不能满足云雪峰父亲的需求。

主席像不光柜子上摆着的那几样,柜子里也塞得满满当当。

每有顾客他总会热情地介绍藏品的年代、材质等。

云雪峰新收藏烙有“红色记忆”的镜子是从村里的老乡家“淘”来的,现在已经非常稀有了。
云雪峰开始陪着父亲奔波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西等地的古董交流会。几年转下来,他也逐渐喜欢上了红色收藏。到了2002年,家中存放的藏品已经占据了3间屋子,再加收藏上巨大的投入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能让自家的收藏延续下去,云雪峰把家中的部分藏品拿出来,开了一家红色收藏馆,以藏养藏。
云雪峰从这时候起开始“独闯江湖”了。刚开始,经验不足的云雪峰常分不清真假,光“学费”就交了5万多元。于是,他便把买回来的赝品摆在家里当成“老师”,时刻提醒自己鉴别真假。
云雪峰最得意的藏品是一尊4米高的毛主席塑像,这尊塑像得来还真不容易:一天晚上11点多,已经打算睡觉的云雪峰突然接到藏友的电话,说在某地有一尊毛主席塑像高达4米。这么高的毛主席塑像已经很少见了,云雪峰睡不住了,他穿起衣服连夜就驱车赶往目的地。几次三番软磨硬泡终于得到了这尊“宝贝”。这时,如何把这么高的塑像完好无损地运回去又成了大问题。于是,他又雇来了卡车,然而,由于路况不好,好几次塑像差点被颠出去。几小时的颠簸后,终于将“宝贝”安全运到了家。
但好藏品很多时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次,云雪峰在山西的一户老乡家里发现了一尊很少见的毛主席塑像,他想收藏下来。哪知塑像的主人、60岁的老太太就是不买他的账,因为那是她40多年前当革委会主任时得到的奖品,老太太也是当神一样地供着,还说:“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卖!”云雪峰“三顾茅庐”未果后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
云雪峰还有一个小愿望:就是等以后有了孩子,还要把他的红色收藏传承下去。
作者:王远征 刘志贤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0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