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康,一位被誉为从故乡山水中走出来的画家。
黄宾虹曾说:“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沈志康,笔名“沈园”,号“蓝邨山人”,浙江绍兴人氏,上海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得到上海著名山水画家胡振朗先生等指教。他从江南水乡的田野间走上画坛,足迹走遍了江南的每一处地方,在努力实践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丽”的热烈赞颂。他师古而不拘古,重传统而不落穴臼,既学前辈名家之精髓,同时更向大自然学。在他的画室里,写生忆绘、速写草记,积稿盈尺。精与神,形与貌,在他的一笔一划反复勾画点染中,都显得层次丰富、浓淡相宜,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达到了“不求气韵而韵自至,不求法备而法自备”的高深境界。
己至不惑之年的他,经常生活在乡下。长年的乡下生活,给了他无穷的遐想,也给了他无尽的灵气,至今仍带有不少吴越口音。绍兴的山水田野,其实早已深深地烙进了他的脑海。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润墨点染,还是枯笔皴擦,抑或是线条勾勒,水墨点泼,都胸有沟壑,信手拈来,无不是一种屯积在内心深处情感的勃发和渲泄,寄托着对故乡浓浓的情愫。他的画作,山的突兀陡峭,水的温情柔逸,或者林野小景,柳松孤舟,都逸趣天成,确有一种对江南山水诚挚真情的神韵,给人以高雅隽永的艺术享受。难怪新千年之初,上海教育电视台为他拍摄专访片,称他的画作为“江南山水中的传统语言”。
读沈志康的画,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秋日的山水风景多于其它,所谓“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秋天,总是一种美好象征。绍兴故乡的田野,江南山水的秋色,在他的心里,早已是硕果满山,遍野金色,从《秋江日暮图》《秋高流云雨作诗》《蜀山秋意深》,到《秋尽江南》《秋露》等等。他的《醉乡图》,以大块面的杏果贯穿画面上下,又以江南的石拱桥、早起的船夫、赶路的农夫、耕牛、掩映在杏果树中的楼宇、石板路点缀其间。这些虽是极平常的生活场景,却在画家如痴如醉的笔墨勾划下,充满了江南水乡盛秋时节的一派温馨与繁荣,也浸透着他对故乡和江南丰收季节的叙述与赞美。
情深深,意切切,沈志康,一位融入江南山水中的画家。
作者:辛广 201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