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转眼已迎来上海市收藏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作为协会007号注册会员,无论是筹建协会第一个分会组织——集报专业委员会,还是为协会执编会刊《上海收藏家》报的过程,都见证了我与协会同成长的充实而又难忘的春夏秋冬……
专委会见证协会发展
1987年,也就是收藏协会成立后的第二年,在吴少华会长等藏协主要领导的精心指导与关心下,集报专委会顺应当时全国和上海集报活动发展的要求在当年6月应运而生。曾记得,那时为了筹备好这一协会首个分会组织,吴少华、王承德等在忙于本职工作和协会初创时期大量事务的情况下,仍多次亲自参加筹备会议,就分会章程,人员安排及活动开展等进行指导,令我和其他筹备骨干备受鼓舞和鞭策,也使集报专委会的成立顺风顺水及时地得以实现。
现在,我们的交通票证、书画、红色收藏等兄弟专委会先后诞生了15家,在繁荣海派收藏的同时,也充分见证了收藏协会25年来与时俱进、引领海派收藏不断创新发展的辉煌历程。
编会刊服务协会发展
我的收藏项目主要是报纸,这既得益于早期在企业党务宣传部门主编厂报,以及后来在新闻单位先后从事采访和编务工作,也为有机会担任《上海收藏家》报执行编辑提供了方便,并以此为能直接服务于广大会员,服务于协会发展壮大而深感自豪。
如今,每当我拿到经过吴会长选定的稿件,连夜根据稿件内容的轻重缓急和篇幅大小,按照版面图文并茂,版式不落俗套,标题精炼达意的编排规律,构思并画好被业内称为“报纸施工图”的版样。尽管经常由于时间紧要搞到深夜,但我却全无倦意,相反洋溢着激情和快感。因为通过我的一份努力,能将协会上下丰富 多彩、形式多样的收藏活动,在会刊上充分展示出来,进而成为广大会员和收藏爱好者的精神食粮,不正是我的光荣责职和义务么?
作者:徐聿强 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