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是明代成化时期的创新,以青花作纹饰的轮廓线,局部图案缀填艳丽的彩色,经低温二次烧就,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的鲜明对比,交相辉映,有青花填彩、青花点彩、青花加彩等几种说法。
明成化斗彩产品大多数有紫黑色的釉,民间称为“搓子釉”。一般来说,没有紫黑色的釉,就不是成化斗彩,这是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凭此原则一般可下结论。这种釉有的如熟葡萄之紫黑色,有的如嫩茄皮之淡紫色,均很醒目;特殊者为浓紫黑色,似乌暗的金属氧化皮,浮出五光十色的光晕,彩釉上罩有一层比较浓厚的白衣,少数斗彩葡萄高足杯上有此现象;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真铁,表面干涩无光,过去有人对此色不甚了解,认为是污垢,于是进行清洗、刮削,以至于损坏了彩釉。
如果想了解更多明成化斗彩与“搓子釉”的相关知识,可多看点实物,加以理解、消化。
来源:江门日报 201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