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熏,又称“熏笼”,是一种传统的陈设器,一般多置于厅堂与书房,其中以铜铸材质为多,也有景泰蓝、银鎏金和陶、瓷质地的不等。
图中所示狮纽直耳铁香熏,造型同日常见到的铜香熏类似,系古陶瓷收藏家顾林昌先生多年旧藏。其高31厘米,侈口方唇,口沿两侧有直立双耳,上有缠枝纹饰,隆盖,束颈,鼓腹,盖面镂空,部分却已严重锈蚀,但其上的狮纽却完好无损,狮呈蹲立回头状,呲牙裂嘴,前爪撑立,后爪踞地,颈、背披鬣,尾端艺术化地装饰成灵芝状,紧贴狮股,器身四处置云龙纹,四足为狮头抵地。整件香熏因是铁质之故,仍依稀留有当年使用的痕迹,使之显得古旧斑驳,较之铜香熏更具厚重沧桑感。
据史料记载,香熏始于三国两晋时期,至唐代已被贵族们普遍使用,不仅型制精巧,而且材质多银制。《西京杂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球,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复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被褥,故以为名”。明清两代,多姿多彩的香熏材质和造型更成为皇家贵族,特别是文人雅士书斋案几中一道独特风景线。但却多系精贵材质所制,且多有遗存。似文中所示的铁铸香熏,唯其如此,才更显得质拙古朴。

作者:辛广 201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