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16厘米,宽:14厘米,厚:5厘米
余斌收藏
犀牛,古称“兕”(读寺),属珍稀动物,为民间崇敬之吉祥物。该摆件由底座与铜铸犀牛组成。犀牛作卧地回望状,躯体壮实,尾巴朝右拢向腹部,脊背骨外突,背部饰云头如意纹,并夸张地托住一枚似古铜镜般的浩月,点明了“犀牛望月”这一主题,寓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铜镜一面为变体饕餮纹,中间为乳钉,外圆边沿饰山形纹,典型的古铜镜制作工艺。整件摆件既夸张,又形象灵动,能予人一种古朴典雅之感觉,显示出设计铸造的匠心独到。
该件为红铜质地。红铜,即明代进口风磨铜,宣德年间首创,为明代铜器铸作之特有原材。其制作工艺相当繁复,而且在治炼过程中还需加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此摆件包浆厚润典雅,做工精巧细腻,明代铜器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